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来源:记者摄影家蔡诗华2025-09-1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近日,著名诗人峭岩先生创作的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百年的宏伟长诗《十月!十月!》,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本网北京讯:近日,著名诗人峭岩先生创作的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百年的宏伟长诗《十月!十月!》,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作品是诗人精心构筑的《峭岩“红月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与此前已问世、广受好评的纪念建党百年长诗《七月!七月!》(吴思敬作序、团结出版社)和纪念建军百年长诗《八月!八月!》(谢冕作序,中国书籍出版社)珠联璧合,共同组成了一部气势磅礴、跨越历史的诗性交响。

2025年9月15日(周一)09:00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第940期)直播现场。

著名管理专家、《作者面对面》总策划、全国劳动模范、北大纵横董事长王璞,著名书画家、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得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分别致辞致贺。著名书法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梁海春赠送书法墨宝致贺“热烈祝贺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分享会圆满成功!”

著名诗人、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绿岛宣读了93岁的诗坛理论泰斗、北大著名教授谢冕写给峭岩诗人的贺信“欣闻诗人峭岩的长诗《十月!十月!》新书发布会由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对此,我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峭岩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多年坚守诗歌,笔耕不辍。近十年来,连续出版了长诗《七月!七月!》,《八月!八月!》和今天发布的《十月!十月!》。构成了峭岩的《红月三部曲》,是诗坛的一个事件,也是一个创举。其中的《八月!八月!》由我作序,我深知这部长诗的分量。因此,我们之间有着亲密的接触,我们的诗学观念是相同的。这三部长诗记录了中国三大事件,以诗入史,是不可多得的事情。中国的三大重要事件,发生在一个诗人峭岩的身上,这在中国诗坛是少有的,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可喜可贺!谢冕于2025年9月3日。”

著名专家学者吴思敬、杨志学、钟德浙、绿岛、张国领、宗德宏、郭晓晔、康桥、赵琼等到场精彩发言;著名朗诵艺术家雪石(孙月龙)朗诵峭岩诗歌代表作《一棵草的感恩与自白》、著名朗诵艺术家李虹朗诵峭岩诗歌代表作《序歌:写在额头上的圣词》等。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给王璞总策划等签字赠书并致答谢辞。

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沈哲,著名导演柴金龙,热心读者老金(柳镇)、李一力、 李戈、李虹·雨絮、王威卫、宋铁航 、刘瑞春、田亦夫、付楠等在现场参与了互动。

“战士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蔡诗华主持本次活动并以新古风诗致敬“致敬祖国峭岩诗”。

链接1:著名军旅诗人峭岩在直播现场答谢辞:金秋九月,是个喜庆的日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感谢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给了我这样美好的时光,让我的新书《十月!十月!》在这里隆重发布。同时感谢中国萧军研究会的领导王得印会长、梁海春书记、张恒玮副会长兼秘书长,所给予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感谢今天到会的吴思敬先生、杨志学先生,钟德浙先生,以及绿岛、刘辉、张国领、宗德宏、郭晓晔、康桥、赵琼、王璞、柴金龙、李虹、雪石、蔡诗华、沈哲等等。你们不辞劳苦亲临现场,为我的书助力呐喊,让我感到十分的温暖!

大家都知道,近代的中国有三件大事,1921年建党、1927年建军、1949年建国。它维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把它入诗入典,也是必然的文学使命。

我是一个从苦难里爬出来的人,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诗歌是我骨子里的一盏灯,就是这盏灯,它的光始终照耀着我,有无限的火焰。

我深深懂得自己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是军队重塑了我的生命,是文学给了我攀登的拐杖。于是,我以洪荒之力写下《七月!七月!》《八月!八月!》与《十月!十月!》,完成了一场精神的涅槃……

其实,七月写的是一只船,八月写的是一杆枪,十月写的是一缕阳光。当然,作为诗歌无论多么宏大,最终是写诗人自己。写自己在这件事情之中“我”的位置,写我的灵魂炸裂和泅渡。

我知道,十月是神圣的,是宏大的。在十月的哲学内涵面前,我的诗歌显得微不足道,回头来看,还有许多缺憾和不足。我的诗只是开了个头,是向诗海里投了一颗石子。更好的诗歌有待于众多诗人来写。

宏大的愿望必有强大的支撑。忘不了的是友人的一路陪伴。我的好友绿岛先生、章闻哲女士、刘辉先生,都是这三部曲的伴唱人,也是第一读者。每一部都收录了他们的评论文章。这也成就了一段诗人与诗人之间的佳话。

还有,幸运的是得到了我的导师、挚友吴思敬先生、谢冕先生的大力支持。吴思敬先生为《七月!七月!》写了《主体性凸现的诗意架构与创新》的序,给了首肯,我充满了力量和勇气。谢冕先生为《八月!八月!》写了《八月,诗的礼赞》的序。应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殊荣。这份殊荣不是一般的眷顾,我得到了,为此,在此时此刻,向吴思敬先生、谢冕先生致敬!

诗路尚远,待我跋涉。我会把今天大家对我的鼓励、嘉勉,化为动力,我会铭记和感恩。我再以洪荒之力,投入时代的怀抱,用诗的热情回报诗歌,用我的努力回报大家对我的期望!

链接2:祝贺和期待: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王治国、峭岩、史光柱、徐洪刚、王璞、王得印(王福全)、梁海春、刘泽林、萧鸣、苏宝琛、绿岛、姜文华、李平、张恒玮、周占林、赵智、张脉峰、邵建国、雪石(孙月龙)、江浩、沈哲、周强、周步、徐平贵、魏明明、韩家水、符文军、笑琰、布铁威、李骁喆、柴金龙、陈保辰、马金星、马体忠、阚雪林、臧学雨、崔金钰、熊宗荣、熊源、蔡诗国、蔡诗峰、蔡小青、蔡金安、许庆胜等祝贺“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分享会圆满成功!”

链接3:《十月!十月!》的艺术评论定位:《峭岩“红月三部曲”》以诗意的笔触,回溯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人民军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三个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历史时刻。《十月!十月!》作为压卷之作,聚焦于共和国的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诗人并未采用常规的史实罗列手法,而是独运匠心,撷取并精心构建了十六个意蕴深长的历史与情感“剖面”,以现代长诗特有的磅礴意象、深邃情感和跳跃的节奏,深入肌理地描绘了历史进程的壮阔波澜与内在的脉搏。

长诗《十月!十月!》深刻揭示了共和国的诞生与每一位中国人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有力阐释了国家命运即个人命运的深刻命题。聂鲁达说:“好诗,是那些能让读者在其字里行间,看到自己的生活的诗,不是复制生活,而是让生活在诗中重新呼吸。”诗人正是遵循这一理念,把自已捆绑在十月的扭带上,与十月的血泪融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对过往辉煌的礼赞,也是个体在这一事件中的灵魂洗礼,更是对未来的殷切展望,它启迪我们:既要深情热爱祖国搏风斗雨的过去,也要坚定拥抱充满希望的未来,从而激发起民众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挚爱,呼唤时代公民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十月!十月!》的出版,不仅为波澜壮阔的共和国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深沉的诗的厚礼,也为当代长篇政治抒情诗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范本和高度。它再次证明了诗歌作为时代号角和精神旗帜的强大力量,必将引领读者在澎湃的诗行中,重温光辉岁月,汲取前行力量,转化为个体的生命之光。


链接4:部分领导和专家评论峭岩诗歌摘要

①《十月!十月!》部分

王得印致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历来为中国军旅文学的双翼缺一不可,金戈铁马,枕戈待命,黄钟大吕,空谷足音,不是动词名词,而是中国军旅文学的不朽底色,风花雪月,自我陶醉,乃至物质第一,娱乐至死、纸醉金迷等等都有存在价值,但绝不能成为削弱新时代革命军人战斗力之麻醉剂、迷魂药、断头曲!著名军旅诗人作家,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萧军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峭岩同志在他年届83、文学艺术创作65周年之际,携带他刚刚正式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这是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平台和中国萧军研究会诗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单位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在“9.3”北京大阅兵热度不减、建国76周年马上来临之际,静心品读这部标志着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为一体的长诗《十月!十月!》别有风景在等待我们,这是诗人老当益壮、实现自我挑战的最新、最成功杰作!谢谢著名军旅诗人峭岩同志为我们奉献这致敬伟大祖国的生日祝福诗集,也由衷祝福著名军旅诗人峭岩前辈身体健康,继续为军旅、为时代、为人民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珍品佳作!

钟德浙发言:尊敬的峭岩老师,各位领导、各位文艺界的同志们:大家好! 我是钟德浙,一个老兵。今天来参加这个会,我很激动。我不是评论家,不会用那些高深的理论词汇,我就想作为一个读了峭岩同志诗歌几十年的老读者,讲几句心里话。  我和峭岩老师是同时代的人。我年轻的时候,就在队伍上读他的诗。那时候,条件艰苦,精神食粮却一点也不缺。峭岩同志的诗,像《静静的白桦林》《高尚的人》,就在我们战士中间传阅。他的诗里,有我们熟悉的军营生活,有我们心中崇拜的英雄,更有那个年代我们最真挚、最火热的情感。他的诗,在那个年代,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兵,铸就了最初的精神骨架。 告诉我们,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忠诚,什么是一个士兵的荣耀。 后来,我走南闯北,职务在变,岗位在变,但读峭岩诗的习惯,一直没变。我看着他的诗风在变,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厚,就像我们的人民军队一样,在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我从他的《遵义诗笔记》里,读懂了什么叫“历史的沉思”;从他的《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里,感受到了什么叫“信仰的力量”。他后来的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年那个时代的模样,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突围”。但他诗里最核心、最根本的那个“魂”,从来没变过!那就是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的无限忠诚,和对脚下这片土地、对人民最深沉的爱。现在,我读他的《红月三部曲》,尤其是这部《十月!十月!》,我的心情依然和年轻时一样澎湃。这首诗,气象宏大,笔力千钧!它写的是建党、建军、建国这三件我们这支军队、这个国家最根本的大事。它不是在复述历史,它是在用诗歌的方式,为我们党、我们军队、我们共和国的历史“铸魂”。 峭岩同志,用他一生的创作,践行了一个军队诗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从为我们一个个“士兵”写诗,到今天为整个“军魂”、“国魂”写诗。他的阵地,始终在军营;他的枪,始终是诗歌;他瞄准的,始终是时代最核心的精神高地。今天我以一个老战友、老读者的身份,向峭岩同志致敬!感谢他用毕生的心血,为我们军队,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留下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诗歌史诗!峭岩的诗,过去是我们精神餐桌上的“粮食”,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共和国文化宝库里的“经典”!谢谢大家!

绿岛发言: 突围,是诗歌的常青树——再读峭岩长诗《十月,十月》: 峭岩老师的诗歌对中国当代诗坛的最大贡献,不是诗人自身的格局与担当,也不是重大题材的书写与整体布局,而是诗歌(长诗)创作的诸多重大突围。 这种突围集中体现在:宏大的叙述、意境的奇崛、布局的创新、诗歌语言的重构等几个重要方面。 所谓的突围,就是否定自我,打碎自我,重塑自我直至到涅槃的一个再造过程。有的人一生都没有走出自己的藩篱,故步自封;有的人不敢越雷池半步,老守田园,老是在原地踏步,孤芳自赏。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峭岩,却不是这样,他就向一个猛士一样,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适时地、果敢地,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毁灭自己,捣碎自己,重创自己,整合自己,然后再造出一个全新的、活力四射的新的自己。所以我们才有幸读到不一样的,静心打磨的三部作品(红月三部曲)。 截止到“红月三部曲”为止,在峭岩的创作历程中,曾经历了三次决定性的涅槃。 第一次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峭岩任解放军艺术学院中文系主任期间,大的环境是朦胧诗的全面崛起,新观念的全面解放,借助与青年诗人的接触和交流,峭岩意识到传统的东西必须摒弃,新的观念,新的意识,新的思维必须建立。于是,他推翻的昨天的自己,重建了崭新的自己,完成了第一次至关重要的诗歌涅槃。这期间最具有标志性和分水岭的作品,当属散文诗《悠悠绿地悠悠情》。 第二次涅槃是世纪之交截止21世纪的头十年,峭岩成功地完成了第二次飞跃式的涅槃。其重要的代表作品是《烛火之殇》《跪你一千年》和《遵义诗笔记》(被诗坛称为“当代史诗三部曲”)。这是峭岩诗歌,特别是长诗创作的巅峰时期,三部以英雄主义(集体)崇拜为主题的长诗,堪称是峭岩长诗的扛鼎之作。 第三次即是当下“红月三部曲”的创作。我以为三部作品的重大突破,就是将传统的题材运用到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和新锐的创作手法中来完成。消除了以往概念化和政治口号化的僵硬模式,融入了先锋性与艺术性的新鲜血液和具有前卫禀赋的时代感。  用峭岩自己的话说就是:“天才诗人,是把地上的石头和天上的彩虹搅拌在一起,砌成诗歌之墙”。 所以说,奠定峭岩诗歌(长诗)高度与历史性成就的,将由艺术、哲学、修养、禀赋、意志、突围自己等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而在这诸多因素中,让他得以跨越、腾飞、翱翔抑或俯冲于自己诗歌辽阔天空的决定性条件,一定是痛苦而饱受折磨之后的涅槃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峭岩仍然以饱满的激情,热烈的情怀,高昂的斗志和充沛的创作力,奔走于当代中国诗坛的前沿阵地。 峭岩让中国的诗歌消除了时间的概念与痕迹,并以自身的创作实践,证明了诗歌的年轻和永恒!

刘辉(文军)发言:首先特别恭贺峭岩老师最新长诗集《十月!十月!》隆重出版。恭祝此次“作者面对面”专题取得圆满成功。预祝新诗集《十月!十月!》亦通过专题发布活动将引起诗界的广泛关注。跟随峭岩老师诗文创作的足迹多年。我深深地体会到:峭岩诗歌已然是中国现代诗歌的扛鼎之作、高峰之作。尤其是他的“史诗三部曲”——《遵义诗笔记》《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跪你一千年》。用诗意盎然的语句讲述长征故事,用诗情深沉的口吻凭吊革命先驱,用别出心裁的诗歌意境梦幻大爱无疆。当今时代,只有峭岩长诗完成了这方面的主题突破、主题再造、主题创新。“红月三部曲”——《七月!七月!》、《八月!八月!》、《十月!十月!》,绝对是凝结老诗人骨血的压仓之作。身为老党员、老军人、老公民,为党为军为国高歌而当仁不让。这是峭岩自我压肩的责任驱使。长诗《十月!十月!》意象设置的丰满充盈、个体情感的个性抒发、新颖别致的语言架构、驱逐意境的习惯重叠、创造峭岩新诗情的形与势,……均是不可逾越的中国诗歌的顶层巅峰。新时代日新月异,峭岩老师不断学习与掌握新鲜事物。网上向诗歌爱好者组成的诗群授课、参与线上网群举办的大型诗歌朗诵会、多次举办线下的峭岩专题诗会。与众多诗歌达人相识且相知,以最有效的途径传播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赞颂中国英雄、传递文化自信。我以为学习峭岩老师:就是要始终对诗歌高度的奋力登攀;就是要始终对诗歌质量的责任担负;就是要始终对诗歌意境的重构再造;就是要始终保持对诗歌这个文学经典的敬畏之心。

宗德宏发言:我很荣幸,今天能够参加峭岩老师长诗《十月!十月!》新书发布会,可以说感慨良多,获益匪浅。这么多年以来,峭岩老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其“红月三部曲”匠心独运,将目光聚焦在共和囯的奋斗历程上,作品时代感强,又打动人心。我想这与峭岩老师的政治觉悟、博大胸怀、德才兼备和对党、对祖国、对军队的爱是密不可分的。他的每首作品都是那么地饱蘸深情,大气磅礴,充满了正能量,毎每读到,我都热血沸腾,从而更加坚定了前行的信念。诚然,在诗路上,我们也需要虫吟、鸟鸣,风花雪月;但我更钟情于虎啸狮吼,滚滚浪涛。因为在这样血脉奔涌的声音里,更能唤起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爱读峭岩老师的诗,从少年时代开始直到现在,他诗里表现岀来的高度及强大的精气神,能够让我们看到人民的信仰,国家的力量,民族的希望。

康桥发言:尊敬的峭岩老师,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再一次来到《作者面对面》,分享学习峭岩老师长诗新作《十月!十月!》。作为《红月三部曲》压卷之作的宏伟诗篇,《十月!十月!》不仅仅是一次文学实践,更是一次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的深情礼赞,是一部用诗歌铸就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史诗。 长诗《十月!十月!》,立意高远,聚焦于我们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时刻。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十月,不仅仅是一个月份,它是一种信仰的胜利,是一座人民丰碑的奠基,是一个古老民族走向新生的辉煌开端。 峭岩老师以一名老战士的赤胆忠心,一位杰出诗人的澎湃激情,成功地将共和国的履历,由成长到壮大的宏大进程,融汇于诗歌的之中。在诗中,我们读到了“石头的坚决”,那是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我们读到了“一棵草的谦卑”,那是人民军队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我们更读到了“一个士兵的忠勇”,那是人民子弟兵为了祖国和人民随时牺牲一切的英雄气概。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书写,让主旋律创作充满了人性的温度与精神的厚度。《十月!十月!》的成功创作,雄辩地证明,主旋律文艺作品完全可以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至高境界。它用强大的诗性魂魄,把我们民族的血脉和记忆,唯美地镶嵌进浩大的铁血文本之中,构筑起一条意志与精神的长城。 这部作品,是峭岩老师献给党、献给祖国、献给军队最深沉的爱,也是他作为一名文艺老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贡献的雄浑壮丽的诗歌强音。

蔡诗华发言:著名诗人峭岩是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政委,作为军艺文学系第7届学员,我自然要尊重军艺文学系的老领导峭岩同志;作为军旅诗歌的后学,我自然要尊重军旅诗歌泰斗级的峭岩先生;作为小他20岁的诗歌创作狂热者,我自然要尊重前辈大诗人峭岩大师……我能为他做点什么呢?除了今天隆重推荐峭岩先生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新闻发布会参加《作者面对面》外,前些时,为祝福著名军旅诗人作家峭岩先生文学创作65年, 经请示著名书画家/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福全同志同意由我组织“众诗人致敬著名诗人峭岩文学创作65年诗•100首”同题诗创作作品展。本次参与唱和诗杰:著名将军诗人岳宣义、殷宝洪、吴传玖,著名诗人石祥、王改正、绿岛、陈满平、王德祥、石孝军、李金龙、康桥、颜石、刘辉(文军)、赵福君、李迎兵、唐德亮、杨立元、陈寿才、杨运菊、诸天寅、林贵、刘丽华(天娲)、艾叶、王雨魁、山川、孙言铭、高治军、王宇法、李长鹰、许庆胜、许庆俊、符文军、韩家水、李虹、张九龄、杨文闯、卢春志、习白、谢幕、墨林、丁香、燕山阿紫、王翠红、白果儿、韩涛、梁淑艳、乔仲泉、方建华、崔荣德、崔建设、江河、姜大才、蔡典明、蔡光忠、沈献智、王明才、胡修龙、余章坤、吴书贵、周明银、赵新超、张玉铎、白光明、刘天龙、王小明、冯增萍、蓝楹、郭金霞、杨东升、李辉、陈先伟、张秀华、曾凯歌、李建长、蔡诗华、蔡诗峰、孙月龙(雪石)等77诗杰111首诗。现在这本部庆生诗集也已印刷出版了。向峭岩前辈学习与致敬了!

②《八月!八月!》部分

⑥刘辉评论:梳理长诗《八月!八月!》,通篇中的每一个标点姿态,都紧紧的依偎着战士的庄严姿态,无论是走过多少个泥潭山岗,还是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反思,无论是擦干身上的血迹的梦醒,还是红旗插上敌营欢呼跳跃的刹那间,峭岩总是以“我”的身份出现。或诙谐,或警示,或惋惜,或警觉,或思想上跃进的一次跃升。峭岩在诗歌酝酿构筑上可谓匠心独具,他突破写作的藩篱,不断地更迭、不断地置换自己原有的诗写框架,每一本新诗的出版,即是过去时的终点,又是新的开始。在自我否定的翻新中,他始终保持着诗歌的青春亮色。

(11)汪上峰评论:峭岩长诗《七月!七月!》《八月!八月!》的现代意义:诗人峭岩的《七月!七月!》和《八月!八月!》是其政治抒情长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诗歌中“红色叙事”的重要文本。要分析其长诗写作的新贡献,需要将其置于整个中国现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传统与发展脉络中进行审视。总体而言,峭岩这两部作品的“新贡献”可以概括为:他以一种“史诗性”的宏大叙事、意象系统的创新性构建,以及个人化与集体性交融的抒情方式,重塑了主流政治抒情诗的书写范式,使其在保持崇高感与信仰高度的同时,获得了更为丰沛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纵深感。传统的政治抒情诗(如贺敬之、郭小川的部分作品)更侧重于在特定节点上爆发出的激情呐喊和直接抒情,其结构往往是共时性的、情绪化的。而峭岩的《七月!七月!》和《八月!八月!》则实现了从“抒情”到“史诗”的升维。峭岩在这两首长诗中,展现了一套成熟且富有创新性的意象系统,避免了政治抒情诗容易流于空泛和概念化的陷阱。这是峭岩诗歌最具突破性的一点。他成功地将“我”融入“我们”,实现了个人情感与集体记忆的共鸣。在价值多元、甚至盛行解构崇高的当代语境下,峭岩的写作显得尤为可贵和“创新”。综上所述:峭岩的《七月!七月!》和《八月!八月!》在长诗写作上的新贡献在于:叙事维度上,构建了宏大的史诗性框架,超越了瞬间抒情的模式。艺术维度上,创造了系统、新颖且富有冲击力的意象体系,提升了政治抒情诗的艺术品位。抒情维度上,完美融合了个人化的真挚情感与集体性的宏大叙事,避免了情感的空洞。精神维度上,在当代语境下成功地、艺术地重申了崇高、信仰与英雄主义的价值。因此,这两部作品不仅是个人的创作高峰,更是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和美学收获,为如何用诗歌处理重大历史题材、弘扬主流价值,提供了卓越的范本。

③《七月!七月!》部分

齐凤艳评论:峭岩的《七月!七月!》的书写,是心灵的渴望,是灵魂最高远处的追逐,是精神的慰藉。他书写的是诗人生命旅程中的又一次厚积薄发,也是当下自我的生命体验和意义追寻!所以,这个眺望之岸,是精神上的岸,也是时空上的岸。他更多的是位于当下的岸。因此,整部长诗即是回顾的往事翻涌,也是当下的慷慨激昂。而那“光”来自马蹄的风驰电掣,来自镰刀的锋芒,梦的闪耀,图腾的召唤。来自一只鹰的振翅,田野的葱茏,火的燃烧……这些事物生长在长诗的骨骼里,它们即是眺望的对象,也是思绪包含的闪光内容,更成为诗人的敬畏的底色。

邢海珍评论:在长诗的创作中,峭岩强化了自我的创造潜能,在多年诗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大幅度的创新和突破,使《七月!七月!》有了不同寻常的面貌。

④综合部分

谢冕评论:我认为峭岩诗歌最大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就是军旅情怀与时代精神的弥合,恰恰是这两个支点,涵盖了也完全呈现了峭岩诗歌的特色与风貌。我认为峭岩诗歌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诗歌创作与时代同步,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无不带有岁月的痕迹,这是他贴近现实的一面。八十年代有写白求恩的《高尚的人》,有叙事抒情的鄂温克族史籍《静静的白桦林》,九十年代有抗洪英雄李向群的《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21世纪有《遵义诗笔记》、《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跪你一千年》写文成公主的长篇巨制。几乎每一个历史节点,都有好的诗歌呼应。作为一个诗人是难得的。作为峭岩的诗歌,有大意向,大格局,大气象,特别是他的长诗作品,大气磅礴,有铁血精神,有历史担当,也有对英雄主义崇拜的情结,诗意而深刻。他能驾驭历史,又不被所束缚,以诗的灵性跳出来,解构历史事件,达到诗意的升华,从而完成一部部长诗的深刻要义。

吴思敬评论:诗人峭岩正是这样,他怀着对光明的向往,怀着对诗的热爱,在军旅诗写作的道路上,跋涉了六十多年。他是当代军旅诗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人,为中国军旅诗写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峭的长诗不同于一般叙事性文学,在于其强烈的主体性,就是说长诗的作者不是民间文化中的说书人,在现代意识中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越来越少,而诗人的身影,诗人的情感世界,在长诗中占有越来越大的地盘。也就是说他的抒情化越来越明显。

作者主人翁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诗人的主体形象不断凸显,这一点在峭岩后期的长诗《跪你一千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的长诗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性文学的地方,还在于它通过意象的营造,表达内心的情思。诗人不是线性的展开叙事,而是把他所要传达的情感,凝结为鲜明的意象,并运用鲜明的意象打开想象的闸门,让诗人的思绪在一个广阔的空间自由的飞翔。

绿岛评论:峭岩作为当代杰出的诗人之一,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历程,几乎是著作等身的一部部硬朗的诗歌作品问世。在当代诗坛已然形成“峭岩效应”,作为一种诗歌符号已镶嵌在人们的记忆中。当代的无序以及诗歌现状的低迷,反而凸显了峭岩的健硕而旺盛的创作姿态。这种与大环境、大气候的逆流而进的情景,无疑再一次彰显了作为诗人的峭岩,对于诗歌的无限钟爱与创作韧性激情的集中展示,作为当代诗歌中流砥柱的一面旗帜,他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创作热情,给逐渐游离于边缘化的诗歌,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关于峭岩诗歌当下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我在《峭岩诗歌审美向度与历史定位》一书中,曾经做过这样的阐述:峭岩诗歌当下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就在于他始终如一的,秉持心灵与情感对于现实与历史的持久性的人文关怀和诗性置入。不断挖掘人类生命中最不朽、最闪光、最动人、最诗意的那一部分,并意向地、生动地,涵盖凸显于他全部的诗歌创作之中,从而达到诗歌意蕴不断的攀升。

章闻哲评论:峭岩选择以诗形式写史,以及他自身作为非偶然性的“史诗”作者,乃是由诗自身或文学语言自身而决定的。换言之,相对于政治抒情的意识形态功能,文学语言对历史陈述的优先属性,更是形成峭岩个人诗歌创作的驱动性,也是他写作“经典”的动力。这种动力在他持续的长诗创作上,体现出无穷的力量。其目标集中于对于长诗本身的突围。而这种实践的集大成者即《峭岩红月“三部曲”》,写作方法的多态化,观察与切入历史的角度之多元化,都在充分实践与获得一种语言的递进式解放。

许庆胜评论:面对目前当下诗歌的大背景,我们对峭岩先生特有的、甚至是罕见的长诗创作出版规模,感到极为叹服!他以自己天才式的长诗写作,的确在中国当今诗坛形成了一种难以绕过的长诗创作现象。他的诗歌创作给我的印象是根本没有“疲劳感”,相反呈现的却是勃勃的、有着突飞猛进的鲜明的特征和姿态。在当下市场经济金钱至上、物质利益竞争激烈的特殊时期,能保持独立精神、独立文本,这种现象就更加弥足的珍贵。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主题风格选择的雄浑性,仔细考量后,更加知道这种艺术选择与当下的特殊时期相映照,更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攀登的勇气。

彭流萍评论:峭岩的诗歌美学风貌,与他的出身经历是双向并行的平行关系。他戎马一生,以诗为伴,从他大半个世纪的诗意情怀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意旷野,是如此的豁达和辽阔,充分彰显了诗人心系家国的高尚情怀,他以实际行动为当代诗坛,呈现出一个军旅诗人的精神雕像。

链接5:峭岩简介:峭岩,著名军旅诗人作家,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国际诗人笔会主席、中国萧军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出版著作有短诗集《峭岩诗选》《星星,母亲的眼睛》《浪漫军旅》等;叙事长诗《高尚的人》《静静的白桦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遵义诗笔记》《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跪你一千年·写给文成公主的99首情诗》《萧萧班马鸣·萧军诗传》《落红·萧红诗传》《七月!七月!》《八月!八月!》《十月!十月!》等;传记文学《走向燃烧的土地·魏巍传》《我的老屋我的村》等。2014年5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峭岩文集》12卷本等50余部。作品曾获全国全军各种多项奖励。1994年经总政治部批准通过德国电视台录制专题片《一位中国军旅诗人之路》,向国外宣传。2013年华夏新诗研究会、中国萧军研究会授予“中国首届‘新国风’杰出诗人”、第十五届(昆明.东川)国际诗人笔会授予“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

链接6:直播现场部分图片: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1说:“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新诗集《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直播现场,部分嘉宾合影。(雪石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2说: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总策划王璞(前排左)、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得印(前排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雪石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3说:《作者面对面》总策划、全国劳动模范、北大纵横董事长王璞(左)出席直播现场并致辞高度评价峭岩诗歌创作65年成就。(王威卫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4说:著名诗人、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绿岛(左)宣读93岁的诗坛理论泰斗、北大著名教授谢冕前辈写给峭岩诗人的贺信。(李虹·雨絮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5说: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有声文艺委员会执行主任沈哲(左)宣读著名书画家、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兼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得印致辞高度评价峭岩诗歌创作65年成就。(雪石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6说:本次活动推荐人、主持人“战士诗人”蔡诗华(左)转赠著名书法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梁海春赠送书法墨宝致贺“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新诗集《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分享会圆满成功!”(王威卫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7说:著名诗评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吴思敬(左)现场发言高度评价峭岩诗歌创作65年成就。(雪石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8说:著名诗人诗评家,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历任《诗刊》编辑部主任、中国诗歌网负责人、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学与出版管理部主任的杨志学(左)现场发言高度评价峭岩诗歌创作65年成就。( 雪石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9说:将军级诗人钟德浙(左)现场发言高度评价峭岩诗歌创作65年成就。( 刘瑞春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10说:著名军旅诗人、原济南军区专业创作员、国家一级专业作家、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生康桥(左)现场发言。(雪石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10说:著名军旅诗人,《橄榄绿》文学期刊原主编、中国武警》月刊原主编张国领(左)大校现场发言。(刘瑞春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11说:著名朗诵艺术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兼朗诵艺术部部长雪石(孙月龙,左)诗人朗诵峭岩诗人诗歌代表作《一棵草的感恩与自白》。(刘瑞春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12说:著名朗诵艺术家,瞭望中国演讲朗诵艺术团团长、人人文学虹韵艺术团团长、虹韵长歌艺术平台总编李虹(左)诗人朗诵峭岩诗人诗歌代表作《序歌:写在额头上的圣词》。(刘瑞春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13说:直播现场当过兵的诗粉嘉宾和诗坛大师峭岩、吴思敬合影,右起: 郭晓晔、钟德浙、李虹、杨志学、吴思敬、峭岩、康桥、张国领、 赵琼、蔡诗华。(刘瑞春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14说:直播现场著名军旅诗人康桥敬献峭岩恩师及绿岛诗人对联以示致敬,上联:峭岩诗铸中华骨,下联:绿岛评论天地心,横批:文峰千载。左起:李虹、康桥、绿岛、峭岩、李虹·雨絮。(雪石 摄)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图15说: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现场(雪石 摄)

(责任主编:笑琰)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著名军旅诗人峭岩携刚出版的长诗《十月!十月!》做客《作者面对面》新闻发布会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