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陷内容同质化僵局 评:不符合知识本意

  来源:央广网何源2017-06-2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一年来,"知识付费"变得火了起来,专栏订阅、付费课程、内容赞赏等形式纷纷出现。但近期,各类"知识付费"开始因为内容同质化、注水等问题而陷入僵局
      央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这一年来,"知识付费"变得火了起来,专栏订阅、付费课程、内容赞赏等形式纷纷出现。但近期,各类"知识付费"开始因为内容同质化、注水等问题而陷入僵局。手机应用"得到"近期被曝出打开率走低,而曾经一度引领知识付费浪潮的《李翔商业内参》,则在近期宣布了免费。

今年1月12日,知乎完成1亿美元的D轮融资;分答也在上线不足一个月后宣布融资2500万美元。此外,在微博去年117亿的自媒体年度总收入中,有4.7亿来自付费阅读和打赏。

果壳网、分答创始人姬十三表示,过去可能在知识领域只有老师讲课才能够被定价、被交易,但大量无形的东西是没办法具体交易和定价的,没法被标准化,而把不标准化的东西变成相对标准化、可以交易的市场,这是所有历史发展的必然轨迹。

然而,好景不长。距离"知识付费"模式出现仅一年,内容注水、同质化、流量枯竭等问题开始出现。分享者不按主题分享、临时爽约、分享5分钟后讲不下去退款等现象屡见不鲜。同时,部分网红讲师还存在单纯为了迎合市场,而讲授、创作并不擅长的内容。去年6月罗振宇的《李翔商业内参》登陆"得到",两天订阅超过400万,红火一时;然而今年4月的打开率就跌到了18%;近日,节目宣布从199元/年降至完全免费。

独立互联网评论人洪波认为,目前各类需要付费的知识内容,现阶段仍处于效果、价值无法标准化,也无法判断用户的信任感是在逐渐消耗还是累积的状态。"知识本身倾向于传播性,我的知识应该让更多人受益,而不是让少数人受益自己赚钱。但是现在'知识付费'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壁垒,把一部分人排除在外,不符合知识本意,也不符合互联网发展潮流。"

(编辑:李月)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