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空巢青年”一个人生活 靠买买买精神慰藉

  来源:央视财经佚名2017-02-2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中国有这么一类人,正在城市蔓延。他们是主动选择独居的年轻人,他们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还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他们大多20岁至39岁,他们的同类人竟有2000万人。调查显示,空巢青年比普通青年感觉更孤独
    中国有这么一类人,正在城市蔓延。他们是主动选择独居的年轻人,他们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还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他们大多20岁至39岁,他们的同类人竟有2000万人。调查显示,空巢青年比普通青年感觉更孤独,但是也有人认为,他们比普通人自由。另外,一份报告显示,"空巢青年"除工作外,生活中更多的是在出租房里上网、玩手机和一个人吃饭。他们更愿意在美食、服饰、数码产品等方面上花钱,追求高品质。21%的"空巢青年"有"月光"现象或轻度负债。看完这些,是不是恍然大悟找到了同类,而更恍然大悟的终于找到了自己“剁手”的根源所在。 

独自居住的“空巢老人”经常被我们反复提及,而“空巢青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与被动独居的空巢老人相比,空巢青年更多的是主动选择独居的年轻人:他们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还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

新华网的报道援引的一项数据显示,国内20岁至39岁的独居者数量目前已经接近2000万人。今年开始,空巢青年这个人群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有调查显示,空巢青年比普通青年感觉更孤独,但是也有人认为,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人,更多的是选择了自由。那么,“空巢青年”们的生活现状如何?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呢?一起到青岛去看看。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张豪杰从青岛李沧区回到家中。这套九十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是他去年贷款买下来的,目前一个人住。家里布置简单,连电视都没有。

公司职员 张豪杰:大多数时候是自己做饭的,一个星期能做几次,不一定,差不多的话,也就两三次吧,因为在家吃的时候很少,一般在外面吃的比较多。

一个人住,通常一个菜、一碗面,就可以解决晚餐。27岁的张豪杰,2013年开始在青岛一家二手房交易网站工作至今,收入还不错。业余爱好不多的张豪杰,平时在家主要是看看书、和朋友喝喝小酒。对比买房前与人合租的日子,张豪杰说,虽然独居没什么不适应,可也有孤独寂寞冷的时候,新家更像是一个旅馆,即使是休息日,他也更喜欢去办公室。

公司职员 张豪杰:我只是觉得这份工作挺开心的,我宁愿在公司里面待着,有那个氛围,在家也不能说是没事做,一个人就觉得挺没意思的。

相比没事就往公司跑的张豪杰,24岁的王振霖则更享受当下的独居生活。

王振霖 青岛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在独居的环境中,自己可以寻找自己的快乐,比如健身,和朋友出去吃饭聊天,再就是看看书看看电视。

王振霖是烟台人,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岛一家律所工作。眼下,他自己租一了套两居室,月租两千多元。在他看来,独居有利有弊,从他自己的生活来说,利占90%,弊占10%,那么这10%的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王振霖 青岛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大学的时候有舍友,有事情需要帮助的时候,比如自己病了,很不舒服的时候 或许会有人帮帮你 这可能是大家在独居的时候 产生的一个共同的想法和感觉吧。

专家:别让生活“空巢”变精神“空巢”

独自居住的空巢青年,在消费上也会与普通青年有些差别。比如叫外卖比自己做饭的人更多,在服饰、数码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也更高,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人食”,很多就是针对独居青年的生活特点而制作的。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空巢”生活,也引发了一些关注和焦虑。那么,这真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吗?

青岛市民:和别人合租吧,热闹点 一个人的话,有点无聊。

青岛市民:我肯定是和朋友合租 一个人住太无聊了,真的。

自己有经济能力的话 我更希望自己买一套房子在外面住 因为这样会比较方便 晚上太晚回家也不会打扰到家长

从记者的随机采访来看,很多人认为,独居对于年轻人的最大挑战,在于孤单;而最大吸引力,则是自由。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业内人士则认为,这个群体的扩大,其实是一个积极的社会信号。

王竹君 心理咨询师:空巢独居青年,也有积极的一面,说明他们生活能够自理,没有太强的依赖感,另外有一些青年还是非常有梦想的,能够放弃一些舒适的生活,能够独立完成心中的目标和梦想。

业内人士说,内心世界强大,不易受外界观念左右,在事业上能找到价值感的青年,独居生活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反之,自制力和自律性差的人,则容易出现问题。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应给与独居青年更多的理解,不要刻意打上“剩女”、“光棍”等标签。另外,独居青年也要多走出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别因生活的“空巢”造成精神的“空巢”。(编辑:月儿)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