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飘香杏花村 共酿文化商业新生态

  来源:记者摄影家记者摄影家梅金芳2025-10-0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025 年 9 月 19 日至 21 日,由匠体酒仓主办的“《秋把酒酹滔》书酒节暨汾州 老酒经销商杏花村游学之旅 ”在山西汾阳市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

山西汾阳书酒节暨游学之旅:探索工业旅游与文化传承新路径

斑驳的老酒厂遗址与现代化酿造车间交织,经销商们在酒香与书香中体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2025年9月19日至21日,由匠体酒仓主办的“《秋把酒酹滔》书酒节暨汾州老酒经销商杏花村游学之旅”在山西汾阳市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行。活动集结了汾州老酒核心经销商,通过品鉴、游学、共创三位一体的体验模式,深度探索汾酒文化基因与商业潜能。

在三天活动中,参与者不仅沉浸于汾酒六千年的酿造历史,还共同探讨了传统酒文化在当代的商业转化路径。杏花村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为此次活动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

千年飘香杏花村 共酿文化商业新生态

山西汾阳市酒厂股份有限公司郭昌董事长


01 三幕体验,多维感知  美酒与艺术的交响诗

活动以一场沉浸式品鉴会拉开序幕。与会者在美酒、美食、诗词与歌舞中体验了“举杯邀明月”的雅集之趣,实现了跨越70年的味觉对话。

山西汾阳市酒厂股份有限公司郭昌董事长在致辞中强调了 “人品酿酒品”的价值理念,阐述了匠心坚守与商业创新的辩证关系。CEO仲毅则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直观诠释了“让饮酒像读书一样高雅”的品牌主张。

匠体酒仓创始人喻勇胜创新性地推广豪放派饮酒文化,引导现场参与者载歌载舞,在愉悦氛围中感受中国酒文化的情感魅力。


穿越时空的酿造之旅

活动精心安排了三重工业旅游体验,让参与者直观感受汾酒的历史与未来。

在1954年老酒厂遗址,斑驳的发酵池与泛黄的工牌诉说着“共和国长子”的荣光,古法酿造的非遗价值跃然眼前。

位于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的新厂区,展示了“制曲-酿造-储藏-成装”的完整工艺流程。参与者们体验了数字化生产管控系统与传统地缸发酵的完美结合,见证了科技与传承的碰撞。

汾州府酒文化博物馆成为文化溯源的终点。从历史渊源到企业荣誉,从千年酒器到现代香型演进,参与者在一个空间里穿越古今,漫步于汾酒文化的长廊。

商业文明的思维发酵

思维共创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亮点。汾阳市酒厂CEO仲毅亲授社交礼道课程,提出“三度理念”——文化浓度决定品牌高度,体验温度拓展市场广度,合作深度保障发展长度。
为期一天一夜的共创会为游学伙伴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建设方案。现场互动热烈,参与者踊跃发言,形成了多项落地合作意向。

千年飘香杏花村 共酿文化商业新生态

山西汾阳市酒厂股份有限公司CEO 仲毅


02 工业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

本次书酒节与游学之旅实现了三重突破:把工业旅游做成文化IP,把经销商培训升维为文明传承,把商业合作重构为价值共生。

杏花村凭借其独特的酒文化资源,正在成为工业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正如杜牧笔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描绘的景象,这里已不仅是酿酒基地,更是文化体验场所。

汾酒集团近年来积极探索“酿酒+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从汾酒博物馆到中国汾酒城,一系列工业旅游设施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酒文化体验。

这种模式与个旧市“锡工业文化+”和洛阳“工业+旅游”等创新实践不谋而合,标志着传统工业城市向特色旅居目的地的转型趋势。

千年飘香杏花村 共酿文化商业新生态

03 品牌与文化共鸣

汾州老酒作为中国白酒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价值不仅在于酿造技艺,更在于文化传承。山西汾阳市酒厂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深度挖掘企业文化资源,实现了品牌价值提升。

“人品酿酒品”的理念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坚守。这种坚守与创新并重的策略,使汾州老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独特的品牌魅力。

匠体酒仓打造的“书酒节”IP,成功将一次性活动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品牌。这种模式为传统酿酒企业提供了文化营销的新思路。

随着“天元鼎”越野赛事带动荆门文旅消费,海尔工业旅游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中国城市正上演着“流量突围”的新叙事。

汾阳模式证明,当传统工业与当代文化创意相遇,当生产线与体验空间无缝对接,工业遗产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成为充满活力的文化资本。(靳新国  梅金芳)

千年飘香杏花村 共酿文化商业新生态

千年飘香杏花村 共酿文化商业新生态


(责任编辑:靳朴)



千年飘香杏花村 共酿文化商业新生态

千年飘香杏花村 共酿文化商业新生态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