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避暑?战国有冰箱,唐朝有空调房,宋朝喝冷饮

  来源:历史充电宝2020-06-0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夏天天气炎热,古人怎么避暑的?

夏天天气炎热,古人怎么避暑的?其实很简单啊,古人除了没有电器,其他避暑方式跟上世纪80、90年代差不多,8090后应该都记得自己小时候怎么避暑吧?

90后还好,毕竟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风扇了,80后或者再往前的70、60年代,许多家庭连电风扇都没有,他们的避暑方式,和古人几无二致,无非就是扇扇子、开窗户,条件好点的有冰块……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儿的。

散发开窗

孟浩然在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中写道: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古代男子束发,而在夏日的夜晚,就会把头发披散下来,然后打开窗户,找个幽静的所在,享受自然风。

更早一点的晋代,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也写了相同的纳凉场景:

“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你看陶渊明,这短短十几个字,就创造了“北窗高卧”、“羲皇上人”两个成语。五六月正是盛夏,他北窗高卧,享受着自然凉风,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自喻羲皇上,惬意无比,千金不换。

摇扇纳凉

这是古代老百姓主要的纳凉方式,古代把扇扇子称为“摇风”,又叫“凉友”——你看这称呼,真是浪漫极了。

但扇子也分等级,普通人家就用蒲葵编的蒲扇,这种扇子比较重,但风力大;条件好的用绢帛,重量轻,不费力,至于风力嘛,有微风就够了,大户人家也不会像山野村夫那样甩着膀子扇扇子;文人墨客则会在扇面题字画画,以显示自己的风雅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那就不需要自己扇扇子了,有专门供使唤的下人做这些事儿。

像诸葛亮、李白这种自带仙气的人,当然要用羽毛扇才能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李白诗《夏日山中》就写到了羽毛扇: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但是李白嘛,连扇子都懒得摇,把衣服裤儿都脱光了,挂在山中石壁上,自己一丝不挂任由大自然轻抚自己的玉体,哼哼,什么叫潇洒,什么叫风流?

  • 喝冷饮避暑

古代虽然没有空调,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比如把西瓜放进井里,一段时间后拿出来,清凉可口,堪称冰镇西瓜。

到宋朝时,冰已经是相对普遍的东西了,街头巷尾都会有人卖冰水,一般是用金银花、梅子这些具有清热解暑的草药或水果,用冰块镇一下,喝起来也非常清凉,苏轼《菩萨蛮》就写了一对小情侣,在夏日夜晚,一起吃冷饮的场景: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按中医说法,藕性凉,有开胃清热的功效,而且藕微甜,吃起来嘎嘣脆,十分爽口,你看这对小情侣,一边吃着冰镇藕丝,一边打情骂俏,真是对单身狗一万点暴击。

贵族的避暑方式

以上都是老百姓的避暑方式,跟贵族根本没法比。

战国时期的冰箱

出土于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被视为战国时代的冰箱,把冰块放在冰鉴内,就能起到降温的作用,而且不易融化。清朝皇室借鉴了青铜冰鉴,发明出一种木质冰桶,其用途和冰鉴一样,但桶内用上了导热性较弱的铅或锡,能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也可称为清朝的木制冰箱了。

屈原在《楚辞·招魂》中也记录了冰镇饮料的做法: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屈原喝的是米酒,在炎热的夏天,把米酒滤掉酒糟,然后冰镇一段时间,喝起来堪比琼浆玉液。

唐朝空调房

唐朝贵族更厉害,他们在派人冬天会去河面凿冰,拿回家在地窖中保存好——这种地窖非常深,底部铺着厚厚的柴草,把冰块整整齐齐地码好,再用一层厚厚的柴草和泥土封上,保证密不透风,这样的冰块就不会融化。

到了盛夏,把地窖打开,取出冰块放在房间里,相当于制造了一个空调房,而且降温效果非常好,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国忠当年就制造了这样的空调房,他请客的时候,在宴席周围摆满了雕琢成冰山形状的冰块,冷得宾客纷纷表示遭不住:

“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kuàng)者”。

纩是一种丝绸制品,挟纩就是把这种丝织品裹在身上,你看,其实古代人也和我们一样,开空调的时候,盖一层薄薄的凉被,才是人间天堂。

避暑山庄

皇帝除了享受空调屋以外,还有专门的避暑山庄,唐朝皇室修建了九成宫、翠微宫、玉华宫,清朝也有承德避暑山庄等。

唐朝的九成宫,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在这里避暑的时候,发现有泉水涌出,于是唐太宗让人在泉眼出砌上石槛,引导泉水流入。据说这一眼泉水清澈如镜,味道甘之如醴,然后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以记载这件事,于是便有了鼎鼎大名、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至今依然被书法爱好者顶礼膜拜的《九成宫醴泉铭》:

“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
你看,古人的避暑方式还是蛮丰富的,当然了,你若真要细究起来,那还是应该像唐朝诗人白居易学习: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心静自然凉,不管你做不做得到,反正我是做不到的。

(编辑:月儿)


古人怎么避暑?战国有冰箱,唐朝有空调房,宋朝喝冷饮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