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抽老抽中的抽是什么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4-3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老抽和生抽名字里都有个“抽”字,但“生”“老”二字的差别使它们的用途也有明显的区别。都知道生抽一般用作调味,而老抽则通常用来调色,那这个“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老抽和生抽名字里都有个“抽”字,但“生”“老”二字的差别使它们的用途也有明显的区别。都知道生抽一般用作调味,而老抽则通常用来调色,那这个“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酱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就使用鲜肉或鱼类制作各种酱,称之为“醢”(hǎi),这就是酱油的雏形。至西周晚期,随着农耕发展,大豆(菽)逐渐成为主要作物,人们开始用大豆替代肉类制作“豆醢”。汉代发酵技术飞跃,催生出“清酱”(酱油前身)。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正月可作诸酱……至六七月之交,分以藏瓜”,说明豆酱制作已形成固定时令。魏晋时期,豆酱发酵过程中分离出的液体被称作“酱清”,成为独立调味品。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酱法》详细记载了“豆酱汁”提取方法:“接取清,别器贮”,并强调“夏月酱清可经岁不坏”,可见当时已掌握液态发酵技术。

唐代“酱油”之名首现文献。陆羽《茶经》提到“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扬之清滑,贮之瓮中,谓之卤水”,虽非现代酱油,但展现了液态调味的工艺思路。唐代《四时纂要》记载“接取清汁”之法,即用竹编滤器(称“抽筒”)从酱缸中分离清液,此为“抽油法”雏形。至宋代,《吴氏中馈录》详述“造豆油法”:“待黄衣遍,晒干,入盐水浸出油”,明确“抽”的核心在于分阶段浸提。

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三抽法”:首次提取称“头抽”,二次为“二抽”,三次为“三抽”。明代《天工开物》图解“抽油”工具——木制压榨箱配竹编滤层,通过杠杆重力挤压酱醅,与现代传统酱园使用的“木龙榨”原理一致。

在饮食文化中,酱油成为“五味调和”的典范。袁枚《随园食单》强调:“素菜荤做,全在用油与酱油”,其“三层酱油论”(头抽鲜、二抽醇、三抽厚)至今影响中餐调味哲学。

(编辑:月儿)


生抽老抽中的抽是什么

 

相关阅读: 生抽老抽抽是什么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