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创业青年变身“新型劳动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王烨捷2024-03-0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上海,伴随着“新质生产力”这个新词的名气越来越响,一群年轻人打开了全新的创业方式——做有技术门槛的、能真正带来生产力提升的实事。如今,一群在沪创业、做研究的年

在上海,伴随着“新质生产力”这个新词的名气越来越响,一群年轻人打开了全新的创业方式——做有技术门槛的、能真正带来生产力提升的实事。

如今,一群在沪创业、做研究的年轻人,正不知不觉地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部分——新型劳动者。

刚一上班,业务就忙起来了

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周,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碳”)创始人、董事长周晶就开始出差跑业务了。有多家有色金属企业、钢铁企业要找他“算碳”。成立于2017年的易碳已从最初5个合伙人壮大到1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在“算碳”这个看似冷门的领域里已小有名气。

“很多人觉得现在传统产业不好,而我就是跟传统产业做生意的。我能感受到他们对转型的迫切需求。”周晶服务最多的是钢铁企业,而这些企业有大量的出口业务。

“国外一些企业特别讲究环保,你哪怕只给他提供一点点钢材,他也会要求你明确生产这些钢材产生的碳排放。算不清楚碳足迹,你可能连竞标的资格也没有。”周晶在钢铁企业的环保部门工作过,后来又转行做金融。他见过企业为了“算清楚碳”,不得不花几十万元买欧洲公司的软件系统,费时费力又费钱,“买回来还不能直接用,还得自己招人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流程,做不同的模板出来”。

2020年,我国宣布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周晶瞄准时机和几个环保相关专业的朋友一起,从钢铁和电力行业入手,打造了中国人自己的算碳系统——“积木碳云”和“积木LCA云”。针对组织碳核算的“积木碳云”产品,内置了国家已公布的24个行业指南包含的全厂级与工序级碳核算方法与模型;针对产品碳核算的“积木LCA云”则以“生产流程数据梳理+积木工序计算模型+工业软件应用”的模式为企业提供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服务。

“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我们这一代环保人的机遇,要抓住。”周晶说,易碳的“算碳”价格已降至国外同类产品的约十分之一,很多中小型企业都用得起,“虽然这两年企业在这方面的预算有所下降,但这个行业一直在增长”。

抓住时代机遇,冷门专业也有春天

周晶的合伙人、易碳高级副总裁桂志军最能体会“从冷门到热门”。他大学本科学环境工程专业,当时这个专业与IT相比,属于冷门工科。当时中国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不大,桂志军毕业后去国外留学,回国后在一家国企工作。

2021年,环境专业“火”了。“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国际同行认可的“精准算碳”服务。桂志军重新拾起自己原本就喜欢的IT专业,结合环境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在易碳负责技术创新。

桂志军告诉记者,“算碳”其实很麻烦,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去突破,因为不同行业有不同标准、不同生产工艺,每一种工艺针对不同产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不同的,“我最早是搞钢铁的,但是我就不懂怎么给铝制品算碳,为此还得找世界铝协的专家来帮忙”。

目前,易碳已经获得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互认平台Eco-Platform的认可。桂志军说,未来易碳的工具还要卖给海外客户。

很多人想象不到,铁路公司现在也在尝试“向智能要生产力”。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务段调度指挥中心的青年监测员顾雷如今用起了智能分析系统,它能对上海虹桥站内的道岔、信号机等信号设备电特性指标进行远程分析。

“之前看一遍虹桥站信号设备的所有指标要花费3个小时,现在只需要15分钟。”顾雷使用的系统还能实时为信号设备进行“体检”,将异常信息全部筛选出来,帮助维修人员进行预判。

上海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铁路系统现在也是“黑科技当家”,而开发和使用这些“黑科技”的清一色都是年轻人。

各行各业都有创新空间

环境专业的年轻人忙着“算碳”,传统医学专业的年轻人则忙着用计算机“算病”。

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王烁,最近忙着在国际舞台上推广自己利用AI大模型研发的Fdear新产品——用户只需拍照上传新生儿耳朵的图片,Fdear就能判断耳朵是否存在畸形、属于哪种畸形,并与用户互动问答。

先天性耳廓畸形是头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15%-20%。然而,由于新生儿耳畸形诊断专业性要求较高,导致很多孩子出生时即便有耳畸形问题,也不易被医生察觉、诊断,不少患儿因此错过了耳模矫形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口。

王烁使用了文心一言大模型底座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数据基础,通过训练耳畸形识别模型,研发了Fdear。除王烁外,这支研发团队还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整形外科的医生傅窈窈和百度飞桨的技术人员等,全都是年轻人。

就连传统的木地板行业,也在青年创新人才的加持下尝试实现质的飞跃。新春伊始,久盛地板在上海中心召开了新的战略发布会,要朝着“0胶0甲醛”方向开拓新产品线。

“过去长三角地区很少有人装地暖,现在使用地暖的家庭越来越多,我们再用过去老式的实木复合地板不行了,它的生产过程中使用胶水,遇热会散发甲醛。”久盛地板技术人员钱晨于2015年入行,见证着地板行业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革新,他告诉记者,为了实现“0胶0甲醛”,一块可供地暖搭配使用的实木地板上要叠加4项专利技术,包括微波干燥技术等。

目前,这家地板公司现有管理人员中超过70%都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拥有各类专利60多项。

(编辑:月儿)


在沪创业青年变身“新型劳动者”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