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汇聚智慧——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易舒冉2022-12-0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人民政协新实践)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日前,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日前,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部分政协委员和特邀代表围绕“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大家认为,黄河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具有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良好条件,要在探索中进一步明确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定位,处理好国家属性和地方特色的关系,稳中求进、久久为功。

挖掘文化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九曲十八弯,千折万转流入茫茫大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黄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如今的黄河两岸正在美起来。

通过视频连线,站在河南省兰考县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观景点的河南省政协委员、开封市政协主席曹忠良说道:“建议打造治理黄河主题展示区,将最具影响力的标志性事件、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和重要遗迹等列入其中,把坚持人民至上、生态优先的‘黄河故事’讲得更精彩、更生动。加强对焦裕禄精神等伟大精神的宣传弘扬,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文化自信,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黄河文化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加强黄河文化对外传播,有助于国际社会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在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看来,目前对黄河文化全面性、系统性研究尚需加强,还缺少“黄河故事”的国际表达。他建议,加快构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内容体系,努力提升展陈能力,不断创新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现代传播方式,多方位展示推广黄河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州佛教协会会长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长期关注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他提出建设黄河河曲文化博物馆聚落群等建议,并表示可以编创少数民族歌舞剧目《黄河》,创作唐卡长卷《黄河》等,进一步丰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涵特质。

完善工作机制,实现高质量建设、差异化发展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兼有文化建设、文物保护、生态保护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多重使命。委员们表示,要强化跨部门、跨地域统筹,增强政策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同时鼓励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园区,实现高质量建设、差异化发展。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注意到,沿黄省份基本建设工程中的考古任务呈井喷式增长,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还存在矛盾。他建议,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保障考古经费,取消考古招投标制度;完善考古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延长考古单位资金使用周期,确保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打通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展示传播全链条,推动黄河文化公园建设落地惠民,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决策部署。”孙周勇说。

针对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副主任王震中在发言中表示,历史文化遗产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需把已有的“大遗址”或“考古遗址公园”等充分利用起来,把展示与长期的考古发掘统一起来,改变一些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后“一锁了之”的做法,让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活起来”,完善解说牌和解说词,传递其历史文化内涵价值。

“应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责权利,综合采取市场化、法治化和信息化的手段,盘活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运维体系。”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维君认为,要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延伸和融合,对于大型建设项目而言,在注重投资回报的同时,还应加强对项目良性发展的支持力度,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补血”和“造血”机制。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祁述裕认为,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尽快明确重大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具体内涵、标准和数量,以此作为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通过实施重大工程,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祁述裕说。

推动文旅融合,打造精品文化园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师范学院院长马宗保认为,以理念领先、技术领先、模式领先为标准打造新型智慧公园应成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一个着力点。他建议,把数字技术融合应用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顶层设计,加强实体公园与虚拟公园融合交互,积极探索数字文化发展新模式。

“立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用全局视野推动文旅融合跨区域创新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建议,实施黄河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建设,创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提到文旅融合,委员们还建议,加强黄河“几”字形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培育文化区域游、古城古镇游、红色黄河游等品牌,让人民群众在领略山河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

“做好公园内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洪减灾工作,是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光谦建议,全面做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运行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充分考虑防洪减灾问题,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为流域保护与开发、河流治理与防洪减灾的典范。

与会的部委有关负责同志对大家的建议一一作出回应。在互动交流环节,大家还围绕黄河流域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识体系设计进展情况、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1日 18 版)

(编辑:月儿)


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汇聚智慧——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