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哄抬物价 数字藏品走红需填补监管空白

  来源:工人日报 中国青年网2022-06-1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数字藏品近两年在文创等领域受热捧。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数字藏品平台炒作手段不断翻新,有的平台一面发行藏品,一面在二级市场利用资本给本平台藏品“抬价”;有的则进行虚

数字藏品近两年在文创等领域受热捧。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数字藏品平台炒作手段不断翻新,有的平台一面发行藏品,一面在二级市场利用资本给本平台藏品“抬价”;有的则进行虚假宣传甚至卷钱跑路……目前该领域还存在立法和监管上的空白地带,亟待填补。

一张头像价值数百万元;标价上万元的数字藏品,几秒就售罄;几十元入手的一张图,转手能卖上千元……近两年,文创领域的数字藏品“火”了。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数字藏品平台以赚钱为噱头,设置各种“玩法”吸引新玩家,行业炒作风气渐浓。由于缺乏相应监管,有的平台甚至出现欺骗消费者、卷钱跑路现象。

专业人士认为,相关部门对此应出台指导性意见,对数字藏品平台资质、市场交易规则等进行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数字藏品交易上演“击鼓传花”

数字藏品,又称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使特定作品、艺术品具有唯一性,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画作、图片、音乐、饰品、3D模型等。目前,国内数字藏品覆盖文旅、体育、艺术、文娱潮玩等领域。

数字藏品有利于助推文创产品数字化转型。今年1月,河南洛阳博物馆首次发行了一款以“北魏石虎”为原型的数字藏品,限量10000份。洛阳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岩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出乎意料的是,上线不到1分钟全部售罄。”

端午假期,洛阳博物馆趁热打铁,又发布5款《洛邑盛景》数字藏品,每款藏品限量发售3000件,每件售价39.9元,3天内售罄。据了解,多家文博单位的数字藏品都有类似热销经历。

李岩感慨道,此前,博物馆对文创产品的定义局限于服饰、文具玩具、家居用品、餐饮用具、挂饰配件、艺术品及摆件等实体,“数字藏品为文创产品行业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数字藏品之所以是藏品,其价值来自于用户的认同,藏品蕴含的IP概念及其艺术性应该是消费者购买数字藏品的主要动机。

资深玩家唐布朗告诉记者,国内玩家大多是90后、00后,其中很多还是大学生。“他们有的是看好元宇宙和数字藏品在未来的前景,但大部分人入局只是因为听说这个能挣钱”。

数字藏品真能挣钱吗?唐布朗直言,目前的数字藏品交易市场类似于“击鼓传花”,随着藏品层层转手,这个传递过程随时可能在某个人手里中断。

“有的玩家高价接手后只能低价抛掉,一些大学生甚至为此背上高额网贷。”唐布朗说。

有平台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分析,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新现象,只是通过数字认证技术使其具有确权基础,并不特殊。他指出,当前数字藏品领域火爆的部分原因在于一些不法分子借新概念进行炒作。

据了解,一些数字藏品平台以“送空投”“合成”为幌子,吸引新用户加入,另有0元抢购、随机送福利、抽盲盒等不断翻新的炒作手段。有的平台甚至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一面发行藏品,一面在二级市场利用资本给本平台藏品“抬价”。

“一些平台藏品质量一般但价格奇高,明显是‘资金盘’,有的甚至都不具备发布藏品的资质。”玩家兼平台服务商李慧说。

今年以来,数字藏品行业迎来爆发期。有数据显示,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从2月的不足百家,发展到5月的超300家,交易额也实现较大上涨。

与此同时,不断有消费者称权益受损。玩家杨霖称,最常见的问题是平台承诺新人购买藏品送实体礼物,但一直没按约发放,或者花了钱但没收到藏品,“最可怕的是充到平台的钱不能提现,有的平台甚至卷钱跑路”。

杨霖说,自己曾在某平台充值的1000元第二天凭空消失,他向平台客服反应多次,至今未得到任何处理。此外,购买后不支持退货退款、个人信息泄露等也是消费者面临的问题。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关于数字藏品的投诉达1000多例,投诉对象均是各种交易平台。

薛军表示,如果一些平台存在恶意炒作行为,或者借助数字藏品噱头,搞非法集资、传销等,需要有关部门予以严厉打击。

近期,多家数字藏品平台被曝出破产倒闭、跑路传闻。今年5月,数字藏品平台“TT数藏”官方微信发布公告称,公司老板将平台启动资金挪用进行投资,导致持仓缩水,平台无法继续运营,宣告倒闭。

据了解,我国监管部门严禁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但是目前缺乏对数字藏品的明确定性,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处于缺失状态。

  法律及监管空白亟待填补

“数字藏品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商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该受到相应保护,如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等。”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考虑到法律的滞后性,以及行业正面临的诸多问题,赵虎认为,行政执法部门可先出台指导性意见,对数字藏品平台资质、市场交易规则等进行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藏品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应该进一步厘清。”赵虎进一步解释说,“比如,哪类艺术品必须授权后才能生成数字藏品,哪些不需要版权许可,以及数字版权归属如何等。”

去年10月,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杭州互联网公证处联合蚂蚁集团等共同发布了《数字文创行业自律公约》,坚决抵制数字文创产品的恶意炒作行为。近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发布倡议,呼吁会员单位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

薛军表示,规范数字藏品行业发展,要对数字藏品平台强化监管,落实平台相关责任。平台发布藏品时应该保证价格、交易条件、服务规则等公开透明,允许进行藏品交易的平台,还应该明确相应资金安全保护措施。

“另一方面,用户自身要有风险意识,避免以炒作心态参与交易。应选择符合资质、有交易保障的平台进行消费,交易前对产品真实性进行确认和验证。”薛军说,“如发现平台有违法情况,或交易过程中出现权益受损,消费者可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调查,依法查处。”

(编辑:鸣嫡)


虚假宣传、哄抬物价 数字藏品走红需填补监管空白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