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 个人传略

陈帆2016-07-2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陈帆,曾用名陈凡,字又川。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在北京念初、高中并修完大学课程。陈帆自幼酷爱艺术,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先进入中国非电影体制内的独立纪录电影的小型摄制团队,从事电影摄影、编导和综合制片

陈帆 Chen Fan
          个人传略

陈帆,曾用名陈凡,字又川。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在北京念初、高中并修完大学课程。陈帆自幼酷爱艺术,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先进入中国非电影体制内的独立纪录电影的小型摄制团队,从事电影摄影、编导和综合制片(1964年-1972年),20世纪70年代中期任职于北京幻灯制片厂(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前身),从事风光民俗旅游专题片图片编辑和摂影工作(1973年-1989年)。由于广泛接触社会和涉足进电影工艺及照相摄影工艺制作流程,为陈帆扎实奠定了社会多种经历的视觉基础和影像技术技巧的制作基础,陈帆生性勤奋好学,对世间的一切充满敏感和好奇,又在余暇时间广泛阅读各种社会、政经和人文书籍,并喜写作、绘画和音乐,又给他注入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和造型艺术的多种营养,进而增强了他对视觉体认的综合能力。
        1980年3月加入中国首家民間攝影團體四月影会,为該会首批成員。参与“自然·社会·人”第二回展,展出作品有:《青年雕塑家王克平》、《广告》、《四季》、《胡同》等数幅。关于“四月影会”在中国(大陆)重要的社会政治历史阶段的创立,陈帆在1979年4月8日的一篇题为《春天的希望在哪里》——自然 社会 人艺术摄影展第一回〉独白》的评述中,阐述了对四月影会社会与人文价值的体认。在此期间,他身体力行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大量的人文社会纪实摄影作品和大自然风光民俗摂影作品,并出席和参与了多种形式的理论研讨交流活动和包括四月影会、北京摄影家协会的展览并在部分刊物上发表了一些摄影评述文章和摄影作品。1980年3月正式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0年5月正式成为北京摂影家协会会员。同时,参与了由中国大陆摄影活动家杨绍明主理的摄影团体中国现代摂影沙龙和之后改建的中国当代摄影学会,与王文澜、贺延光、李晓斌、王苗、李英杰、罗小韵等人成为该摄影团体的执行委员,分管摄影理论和专刊的工作。
        1986年他在《大众摄影》第6期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我的摄影观》的文章中阐明了:“摄影,不仅仅是单纯的造美工具,它更应成为剖析人生、剖析现实和剖析人作为人的价值的利器”的基本观点。在这几年中,陈帆深知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他一边从事摄影专题业务一边探研“道理”,陆续写了《创作悟性的自觉把握》、《从创作到观赏的勾联》、《摄影家的感受和体现》等文论。
         1980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为该会会员,并为该会“会员之家”分类组负责人之一。1981年中国北京80㎡青年摄影沙龙成员。1981年9月全国摄影讲习班第二期(厦门)进修。
          1982年他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部主办的刊物《摄影理论参考资料》发表了一篇题为《初识“自我表现”》的文章。并在一次重要的论辩会上针锋相对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基本观点。
          在这一时期,他积极协助和支持全国各地涌现而出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民间摄影团体,包括有:凌飞主理的北京80平米青年摄影沙龙(1985年5月)、尤泽宏主理的上海北河盟摄影沙龙(1986年9月)、薛柏鸥主理的沈阳图像时报(1986年9月)、李恩忠主理的包头市青年摄影协会(1986年9月)、厦门“自由神”摄影创作群李世雄(1986年9月)。
          1985年——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高等摄影专业修科,完成大学学业。
           1985年在高等摄影学课修完后,陈帆与袁学军、杨晓利、蔡金铎四人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主办了《陈帆、袁学军、杨晓利、蔡金铎—太阳·人摂影艺术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985年4月加入中国现代摄影沙龙,是该会执委会负责理论研讨、宣传事务执行委员。
          1986年8月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聘为《全国第十四届摄影艺术展览》评委。
在1986年《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时,陈帆为此发表题为《摄影创作要努力于开掘和深化》文论,他提出了关于①题材开掘的选择;②研讨观众审美心理与创作者作品艺术结构的同步性;③黑白危机的看法和评估 。
          1986年10月出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了全国第三届摄影创作会议,陈帆与鲍昆、李媚、陈锦、胡武功、侯登科、初小青一批锐力创新的青年摄影家,在会上向守旧的传统摄影理念和循规蹈矩的体制发起了猛烈开炮,论战空前激烈。
          1986年中国现代摄影沙龙改组成立中国当代摄影学会,是该会执委会负责理论研讨、宣传事务执行委员,并担任学习刊物《交流·联络》主编。
          1986年9月下旬-10月上旬,参与中国当代摄影学会接待香港摄影师公会在北京的影艺活动,是该会接待委员会会员。
          1987年3月被特聘为中国南京《光与影》摄影丛刊特约编辑。
          1987年向中国北京摄影家协会提议成立全国第一个摄影小说委员会获市文联、市影协支持批准,担任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1987年6月担任中国浙江省丽水地区《第二届春季大奖赛》评委。
        1987年6月出任《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暨展览》秘书长、评委。
        1987年7月在中国珠海市出席《87年中港澳摄影趋势研讨会》。
        1987年9月参与中国北京摄影家协会《黑白魂首届北京青年影艺展》策划、组织工作,为四人小组成员。
        1987年9月下旬—10月上旬  随中国摄影家代表团出访香港,出席香港摄影学会50周年金禧庆典和交流研讨活动。
        1987年10月被聘为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社特约记者(编号007)。
        1987年12月因倡导、策划和组织了《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奖赛暨展览》,获北京市文联通报表彰。并颁发了表彰证书。
        1988年加入中国人像摄影学会。
        1988年5月以中国北京摄影家协会摄影小说委员会名誉与山东边缘摄影艺术社共同策划,组织了《1988年全国摄影小说邀请赛》。
        1988年6月北京市摄影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推选为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88年6月出席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8年7月被聘为中国《首届山东摄影小说(电视)大赛》评委。
        1988年8月倡导、发起、组织了在山东省养马岛召开的中国《全国第一届摄影小说理论研讨会》,担任该活动秘书长。
        1988年11月出席由中国当代摄影学会组织的《北京中美国际新闻摄影周》活动,并参与部分具体组织及接待工作。
        1989年5月协助策划、组织了中国《刘彦龙、许丽黑白摄影艺术展》。
        1989年3月—1990年6月参与由中国河南省有关摄影团体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摄影小说电视大将赛暨展览》活动的指导与策划。并聘为该活动的副秘书长和评委会副主任。
        1989年8月被中国柳州市摄影小说创作协会聘为艺术顾问,并聘请为该市《摄影小说报》顾问。
        1990年6月由北京赴香港定居。1990年加入中国华侨摄影协会,为该会会员。
        1993年被中国新疆摄影艺术家联合会聘为名誉理事。
        2001年6月-2003年11月策划、等备、组织举行《2003首届国际DV论坛壁展奖》活动。
        2004年3月陈帆在浙江应邀出席了衢州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影展观摩交流活动。
        2006年陈帆应龙绪明、李丹邀出席了在四川省崇州市召开的全国城市摄影大会。
        2006年陈帆应邀出席了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开幕式和观摩交流活动。同年应四川龙绪明邀请,随四川青年摄影家一行宿将去蜀南竹海采风。
        2007年4月陈帆在南京出席了中国独立影像第四届展奖年会。
        2007年12月陈帆在陕西省延安市和安塞市分别出席了由延安市摄影家协会、安塞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的延安摂影座谈会和安塞摄影讲习会,安塞摄协授予陈帆为名誉主席称号。
        2009年12月应龙绪明特邀出席了CPL中国阆中摄影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2010年12月4日和5日,陈帆应香港摄影文化协会主席梁家泰邀请,出席了香港首届摄影节开幕式活动,并以观察员身份分别出席了在香港艺术中心和举行的“两岸四地当代摂影趋势研讨会”活动。
        在中国(大陆)进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2000年的后十年中,陈帆就都市化的发展的现实,先后撰写了《不设防的城市和摄影规则》、《闪烁的城市之光不是星辰》、《当你的镜头面对城市》、《丁亥“四月影会”祭》、《当代摄影文化的变进》、《滚滚红尘的影像构成历史和评议》、《摄影之路的新征途》等文论。而《影像构成的人本元素基础》则是他创造性的一篇重要的影像概念学论文。
       在这十年中,他拍了数万张图片,在这个时期他的摄影代表作有:《当今上访者》(北京)、《夏日》(北京)、《都市拾荒人》(成都)、《摸牌》(北京)、《前生后世》(川北),《当代潘金莲》(四川省简阳)、《快乐一家》(成都)、《亲亲》(深圳)、《从古到今》(深圳)、《明天大寒》(湖北省公安县)、《化缘》(深圳)、《肥仔》(香港)、《夜归人》(北京)等近百幅。
陈帆著有《回放的记忆:陈帆摄影影像学文集》一书。
        2001年—2011年自立门户陈帆电影工作室。


 

相关阅读: 摄影家陈帆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