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子女请注意!新规来了,父母留着老家的房子统统“这样处理”

  来源:大话企业余周2020-08-1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城市子女请注意!新规来了,父母留着老家的房子2020年后统统都将这样处理

随着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许多农村的年轻人都逐渐走进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去城市里发展,有些人去是城市做生意,还有些人去城市工作、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赚了钱就开始在城市里买房。很多人为了在城市安顿下来,将户口也迁移到了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年轻人把户口搬到城市,而他们的父母却留在农村。即使他们的父母随孩子进了城,但他们的户口也仍然在农村,但之前在农村修建的房子却依旧保留者。

大多数农村的父母都希望在他们年老的时候可以继续回农村养老。不仅他们的父母这么认为,城市里的一些年轻人也希望自己在等子女学成后,也可以回农村休闲养老。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生活舒适度也越来越好,大家也都想在老后可以在舒适的环境里养老。

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在担心一旦他们在城市买了房子,自己在农村的房子和宅基地怎么办,担心当父母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的户口也不在家乡,自己是否有继承权?自己在年老后,还能不能实现回到农村养老。虽然现在国家仍在大力推进农村人口落户城市,但对于许多农村人来说,他们农村的房子仍然还是未来养老的首选。

其实有这样的担忧是非常正常的。幸运的是,国家最新的规定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老人留在农村的房子,2020年后统统都将这样处理:

第一:宅基地问题

无论是已经建了的房屋的,或是曾建过房屋的,还是待建的宅基地,所有权都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也就是说,宅基地的使用权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农民个体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权,这些在《物权法》、《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和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都有明确显示,宅基地不能继承。因此,对于一个没有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的“物品”,显然不存在继承。

然而,根据“人随户走”的原则,即使他们在城市买了房子,他们的户口仍在农村户口上的。无论老人在世与否,孩子们都可以共享宅基地的使用权。从这个角度来看,根据“地随房走”原则,只要房屋到位,就相当于变相“继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权。但是如果户口已经不在农村,落户到城市中去了,那么宅基地将无法继承使用,未来也没有权利在空宅基地上建造房子。

第二:宅基地上的房子,可以继承

宅地不能继承,但不意味着子女不可以继承宅地上的房屋。目前政府正在加紧确权和地籍调查,将已建成的房源及时纳入房地产信息统一管理平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子女,无论他们把户口搬到哪里,他们的父母在农村留下的房子都可以继承。唯一的缺点是,如果孩子的户口已经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如果房子被拆除,已经迁移户口的孩子得到的赔偿会相对更少一些。

第三:房屋继承有特定条件

根据最新的相关规定,农村房屋的继承遵循“地随房走,房地一体”的原则。土地上的房屋可以继承,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也可以“变相继承”。但是,如果你的户口在城市,继承房子还需要遵守一定的条件。即,房子不能重建、扩建或翻新,但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维修,室内也可以进行装修,以便自己生活,或者也可以租赁。原因很简单,如果房子有较大的变动,我们需要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而户口在城的孩子显然不符合要求。

但当房屋被认定为危房面临倒塌时,集体组织有权决定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子女也无法获得有效赔偿。因此,既然城市子女拥有农村父母的房子的继承权,就需要及时对房子进行一定的维护和维修,确保房子完好无损。如果农村房子要面临拆迁,子女还可以得到补偿,即使户口转移到其他地方,子女们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但是补偿可能没有当地户口那么多。

总体来说虽然宅基地不能继承,但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变相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也是可以继承的。现在的农村发展的越来越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很完善,和以往在人们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大不相同了。如今,农村的水、电、气都畅通无阻,甚至不少地区也都是家家有网的状态,农村道路交通规划也不断完善,出行也方便,而且农村的空气污染小,现在很多人都追求健康和自然生态,这在农村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的物价比城市低得多,生活压力也相对小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在农村养老反而更舒适。现在对于那些在农村老家还有房子的人来说,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对于城市户口子女来说,我们更应该珍惜好这项政策,记得老家的房子要及时修葺,这也是在为自己谋福利。

(编辑:月儿)

315记者摄影家网,城市子女,新规,老家的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