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强:结束“斗米斤盐”历史 盐行业从“靠天吃饭”走向科技创新

  来源:新华网王忻2018-09-2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盐行业从传统“靠天吃饭”走向工业化道路,发生历史性巨变。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中盐集团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进入了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盐行业从传统“靠天吃饭”走向工业化道路,发生历史性巨变。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中盐集团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进入了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近日,中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做客新华网“聚40年中国力量”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访谈,畅谈盐行业和中盐集团革故鼎新的发展过程。

中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做客新华访谈

“中国盐业在40年中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可以说是质的变化。从古至今,盐业都以专营为主,盐都是短缺的,过去有一种说法叫‘斗米斤盐’,就是一斗米换一斤盐,而真正结束盐的短缺历史是在改革开放这40年。”李耀强说。

李耀强介绍,首先,我国盐产品的产销量实现了历史性飞跃。1978年,全国盐产量1900万吨、盐销量1800万吨。到了2017年,全国盐产量已接近9000万吨,盐销量已接近1亿吨,盐的产销量均实现5倍提升,其中,中盐集团的盐产量达15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8%,食盐销量达305万吨,约占全国食盐总销量的30%。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盐国和消费国,中盐集团也确立了“国家盐业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第二,我国盐行业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李耀强表示,过去盐主要用于食用,现在盐业企业摆脱了“世代唯盐”经营思想的桎梏,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将盐用于融雪除冰;还有盐穴,过去基本浪费了,现在经过改造以后可以用来储存天然气、石油,甚至探索利用盐穴储能发电。这些都使盐的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中盐集团部分盐化工产品居行业前列。

第三,我国盐行业的科技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盐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中盐集团已经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2017年6月,中盐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了压缩空气储能联合研究中心,就国家盐穴循环经济利用进行探索和实践。

李耀强表示,改革开放初期,中盐还是一家以行业管理为职能的行政性公司,到了2017年,中盐集团已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成长为集盐资源勘探、工程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并向下游盐化工延伸发展的全国性盐业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盐业企业,也是我国盐行业龙头企业、唯一中央企业和唯一全国性企业,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此外,中盐集团在保障突发自然灾害期间的食盐供应、化解全国性食盐抢购风潮、普及碘盐供应、消除碘缺乏病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食盐价格一直总体保持稳定,居民食盐成本占收入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彻底终结了‘斗米斤盐’的历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把中国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的经验向全世界推广。”李耀强说。

(编辑:刘墨)


李耀强:结束“斗米斤盐”历史 盐行业从“靠天吃饭”走向科技创新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