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部经典读懂300年学术史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8-05-2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梁启超从学术史本身的特点出发,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200种

第76种

晚明的20多年,清代,民国12年,是为300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原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间,梁启超在清华等校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讲义,成书后共分十六讲。

在学术史的著述上提供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影响巨大。

本书叙述明清以降中国学术之演变,经纬交织、层次繁复,分别以问题叙史、人物(学派)叙史、学科叙史,构成社会思潮史、学派史与学科史三大板块。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部经典读懂300年学术史

梁启超,1873年生,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黄遵宪对其评价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原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讲义。该书为全面总结有清一代学术思想的开拓性著作,在著述体例与内容范围方面均具有开创性,甚得学者推许。对于民国时期的学术界而言,梁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具有一种 “范式”的作用。1930年代,蒋维乔、钱穆、陈嘉霭、张西堂等著名学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各大学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学术史、思想史等课程,并有多部相关著作先后问世。凡此种种,皆为梁著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产物。

全书由十六个专题组成,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专题一至四为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揭示了清代学术曲折发展的政治原因。专题五到十二为第二部分,对清代学术主要是清代中期以前的学术作了总结。其中专题五到十一以学派、学案体的形式,详细论述了清初到清中期的几个重要学派,包括代表人物、学术成就、治学经验和方法,使得清代中期以前的学术史清晰可见; 专题十二则以“清初学海波澜余录”为题对影响后来清代学发展的清初其它非主流的著名学术人物及其成就也作了介绍和简评; 专题十三至十六,以“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为题,分门别类对清代学术如的经学及其相关衍生的小学、校勘、辨伪、辑佚等代表人物、学术成就; 史学及与之相关衍生的方志、地理、谱牒之学代表人物、成就; 历算及其他自然科学等方面代表人物成就作了全面论述。成绩学他从对学术史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主要特征出发,对清代不同时期的各个学派学术渊源、代表人物、师承渊源后学、主要成就及其学术得失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全面深入的总结了清代的学术成果。

梁启超从学术史本身的特点出发,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该著作中,梁启超对在清代学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学派作了详细的论述,准确把握清代学术人物思想特点的和学术特征,使得后学者对清代的学术源流、著名学者的治学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梁先生之《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语言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梁氏对一些学术问题的论述,以其特有的政论宣传家的如椽大笔,将很深奥的学问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即使是没有学术根基的初学者,阅读起来也丝毫没有障碍,滋润了后世学者的学术成长,对学术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书所开创的学术史研究的路径与范式,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的发展,其筚路篮缕之功,值得肯定。尽管存在着一些缺憾,但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它在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编辑:李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部经典读懂300年学术史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