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从心生,诗意塑性情——浅谈严维佳的山水画

  来源:科学导报·现代教育樊鹏2024-02-2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严维佳先生的山水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古人之风范,也有现代之气魄。

山水从心生,诗意塑性情——浅谈严维佳的山水画

严维佳,江苏镇江人,1964年9月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陕西省十二届政协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长安画派赵振川先生弟子、北京大学赵振川高级研修班学员、国画及散文作品在多家报刊杂志及媒体刊发。

中国画,大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历代各类画家突破和创新中,形成了独有的华夏艺苑中的瑰宝。中国画题材多样,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主要包括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动物画等等。在技法上又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艺术修养是一个画家的修为,它可以陶冶情操,彰显个人的道德品行,也是一个人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山水从心生,诗意塑性情——浅谈严维佳的山水画

严维佳就是这样的一位画家,他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拜长安画派奠基人和开创者赵望云之子赵振川为师,主攻山水画。他秉持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从最基础的临摹开始,从古人的画到赵振川先生的画,只要有时间就学着铺涂。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长达近十年的钻研和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山水从心生,诗意塑性情——浅谈严维佳的山水画

严维佳先生学画为半路出家,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书、画、文三者融为一体,产生形色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以笔墨为核心的中国画,艺术表现离不开书画笔墨技法的探究和运用。古人讲“骨法用笔”,即是对线质的要求。但线质的美感就离不开对书法的锤炼。这些传统严维佳都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无论是北国风光、巴山蜀水、江南古镇在他的笔下,达到了一种自然之美。每一笔,每一画,他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山是活的,石头是活的,水是流动的。在他的画里,无不体现一种来自现实而又脱离现实的艺术之美。融会贯通,生动的写实都置于理性的悠远的表达之中。他的构思敏捷,主旨非常明确,利用丹青的专业底色,时轻时重,时浓时淡,创造了一幅又一幅有着情感和思维的艺术作品。

山水从心生,诗意塑性情——浅谈严维佳的山水画

中国画在历代的画家中,犹以线条和造型为主要手段。严维佳先生在创作中胸有山水,落笔大方细腻、游刃有余、不苟粗糙。他注重运用生活中的各种体验融会到绘画中去,有景有情,从风景到作品,无一不体现他引人入胜和移景与情的特点。细腻的线条,严谨的刻画从而使他的作品从生活的日常体现出大家风范,这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境界。其实他并非业余,只是说他生活的主业并非绘画,在他的画中,早就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专业画家境界。他的技巧,达到了线墨色交相辉映,寄托了他内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和博大胸怀。

严维佳先生的山水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古人之风范,也有现代之气魄。用笔粗细均匀,抑扬顿挫,有音乐之节奏。用方圆、转折等变化,来凸显山水之质感。达到浓淡相融,粗细有变,从美学的角度,来体现其大家情怀。

山水从心生,诗意塑性情——浅谈严维佳的山水画

诗画同缘,这是艺术家的一种共同认知。意境和美创造了诗,意境和笔墨创造了画。两者相互而兼之,相得益彰,而互为补益。山水画主要以山水自然景观为描述对象。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北宋日趋成熟。而严维佳先生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积累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文化的视野中去开拓绘画的高度。这是他在工作之余对创作的一种体验,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再现。生活如诗,生活如画,一个人的格局注定了修为,也是艺术创作的坚实基础。严维佳先生做到了,他做到人与画,诗与画的完美体现。

严维佳先生既有文人的气质,又有画家的风范,他的笔墨风趣,借山水之美来抒发胸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意识,这无疑从感观上,形态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即达到了一种民族的底蕴,古典的、人的性情的超越。

纵观严维佳先生的山水画,从细腻到粗犷,从外在到内心,基于对乱石、山水、溪流、小桥的描绘,基于他在山水画中对书法,印章以及诸多细节的处理,证明了他的博学多才,艺术造诣。他专业的实力技能,以笔墨塑造担当,以丹青之形象,来塑造精神之动能。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他的画无异于是一种生活的良剂,让人精神振奋,久而不衰。


(樊鹏:1985年生,陕西铜川人,青年作家、书画评论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政林春书画理事)

(责任编辑:土火)


山水从心生,诗意塑性情——浅谈严维佳的山水画

 
[责任编辑: 315xwsy_susan]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