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学实践——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走进东营市吕剧博物馆

2025-08-30 15:13  记者摄影家网  通讯员 夏英语   点击:2670

为探寻吕剧传承路径,助力黄河流域非遗活化发展,2025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走进东营市吕剧博物馆。队员们通过实地观察、交流访谈,挖掘吕剧艺术魅力与传承故事,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力求为吕剧保护传承提供青春思路。

踏入场馆中,溯源吕剧脉络

实践队员在博物馆馆长的热情接待下,开启了吕剧文化的探索之旅。刚迈进东营市吕剧博物馆,一块前言展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馆长向队员们娓娓道来:“吕剧作为山东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凭借淳朴的语言、悦耳的唱腔,受到老百姓的喜爱,我们东营就是吕剧的重要发源地。”

队员们凑在展板前细看,从吕剧的发源与诞生,到吕剧的改革与发展,再到东营吕剧博物馆的建立,吕剧百年的演变轨迹清晰可见。“你们看这时间线,吕剧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咱东营的水土滋养。”馆长指着展板说,“当年艺人们背着胡琴走村串户,哪里有集市,哪里就有戏台,如今咱们建这个博物馆,就是想把这份乡土记忆好好留住。”

探吕剧博物馆,溯黄河非遗脉

图为馆长为实践队员进行前言讲解。刘欣然 供图

漫步展厅里,触摸文化记忆

在馆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各个展厅。漫步展厅,泛黄的手抄剧本、斑驳的皮影道具、老式的戏曲唱片……实物与影像资料交织,生动还原了吕剧从民间小调走向舞台艺术的历程。

展厅中设有戏服展示和体验区,队员们在馆长指导下动手试穿:有人按步骤系紧布带、调整衣襟,反复练习水袖的基本搭放;有人仔细研究盘扣的系法,在多次尝试后终于扣好,队员们感受着不同角色服饰的穿戴规范。过程中,大家边操作边听馆长讲解服饰与表演的关联,切实体会到一件戏服从穿戴到配合身段的实践细节,也更直观地理解了吕剧服饰在舞台呈现中的实际作用。

探吕剧博物馆,溯黄河非遗脉

图为实践队员试穿吕剧戏服。刘欣然 供图

实践队员注意到“吕剧与乡村生活”展区最为特别,它通过场景复原展示了过去村民围坐听戏的热闹场景。队员们抬头望去,展区墙上“戏以载道,曲润乡风”八个红底黑字的标语格外,道出了吕剧与乡村文化的深厚联结。馆长指着场景里的细节介绍:“过去村里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总少不了搭台唱吕剧。《小姑贤》教婆媳和睦,《王定保借当》劝人诚信,这些戏里的道理不用刻意说教,就随着唱腔走进了村民心里,吕剧便成了乡风教化的‘活教材’。”队员们发现,场景角落里的老墙上还贴着褪色的戏报,墨迹虽淡,却能感受到当年全村人围坐听戏时,那种融在烟火气里的热闹与温情。

探吕剧博物馆,溯黄河非遗脉

图为馆长在展馆中为实践队员讲解。刘欣然 供图

创新传承路,焕发吕剧新生

在与馆长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吕剧传承仍面临不少挑战: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兴趣不高,专业剧团招人难;很多乡村业余剧团因为缺乏资金和人才,渐渐解散了;而且传统剧目节奏较慢,不符合年轻观众的观看习惯。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员与馆长展开深入探讨。队员们结合调研发现,东营市已在尝试创新:将吕剧唱段改编成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推广,累计播放量超千万;开发吕剧主题文创产品,如戏曲脸谱书签、戏剧人物玩偶等,受到年轻消费者喜爱;推动“吕剧+旅游”,在周边乡村旅游点设置小型演出台,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实践队员建议,可进一步结合乡村文化振兴,在村庄文化广场建设“吕剧小舞台”,定期组织村民自编自演的吕剧小戏;利用乡村中小学假期,开展“吕剧夏令营”,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探吕剧博物馆,溯黄河非遗脉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合照。刘欣然 供图

感悟非遗意,锚定传承使命

参观接近尾声,实践队员于博物馆内驻足回顾。此次探访,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吕剧起源与发展,借服饰、史料领略了其艺术魅力,更清晰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吕剧作为黄河流域优秀非遗,承载山东人民历史记忆与情感,是民族文化宝库的宝贵财富。

未来,“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投身非遗宣传,以多样方式让更多人识吕剧、爱吕剧,助力这朵黄河岸边的戏曲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艳丽的光彩;让非遗传承火种,经黄河文化滋养,照亮民族文化的传承长路。(通讯员 夏英语)


(责任编辑:土火)




探吕剧博物馆,溯黄河非遗脉

探吕剧博物馆,溯黄河非遗脉



公众号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摄影作品

会员投稿|网站地图|提意见

客服电话: 广告合作: 010-89456159 CCTV广告代理融媒《商企汇》摄制组、《科学导报·现代教育》、《山西科技报·立媒科经》《今日文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