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课思政负责制”实施下家校社育人活动的实践研究

  来源:中华文教网宫一鸣 徐亮2025-08-1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中心小学宫一鸣 徐亮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学生性格、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技能和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中心小学    宫一鸣  徐亮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学生性格、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社会则是学生实践、锻炼和成长的重要平台。因此,只有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首课负责制”作为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策略,它巧妙地利用了每节课程的关键时间点,将其转化为一个短暂而宝贵的教育时刻,用以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理解社会动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激发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首课思政负责制”,学校创造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课思政负责制”在家校社育人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将学校教育延伸至家庭和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首课思政负责制,教师可以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带入家庭,同时也可以借助家庭的力量来巩固和扩展学校教育的成果。
       “首课思政负责制”其核心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在每一节课中附加思政教育任务,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能够利用每个黄金时间点,紧密结合时政热点、教学内容等,以演讲、故事分享、微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思政教育的滋养。这种模式旨在营造一种“人人讲、科科讲、天天讲”的教育氛围,实现滴灌式、润心田、培根铸魂的教育效果,让思政教育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滋养学生的心灵。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育人模式。它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紧密协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模式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育人活动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和实施各种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活动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涵盖了实践活动、家长参与、社会服务等,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通过这些育人活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得以落地生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构建完善的“首课思政负责制”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设计思政元素融入的育人活动,制定精细化的实施策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并提升育人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我们将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首课思政负责制”实施下家校社育人活动的实践研究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凡注明"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315记者摄影家网所有,转载、下载须通知本网授权,不得商用,在转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315记者摄影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出于研究学习之目的,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艺术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文学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的研究员研究学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图片等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看到后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